自行車選手潘彥文:賽後修復與持續保養的重要性

武嶺自行車賽-賽後身體保養與恢復
doctor
主治療師
林弘遠 Brian

 

在成功完成2025 96聯賽武嶺站後,自行車選手潘彥文並未因此停下腳步。比賽雖然結束了,但身體卻在高強度競賽中累積了新的問題,需要專業的介入與持續的照護。

 

潘彥文在比賽的中後段,當他試圖提升強度衝刺時,左側腰部開始出現不適感。這個突如其來的疼痛不僅影響了他的踩踏效率,也讓他無法完全發揮應有的實力。儘管憑藉著意志力完成了比賽,這個問題也必須盡快處理,否則可能會影響後續的訓練與比賽計畫。

 

原先狀態

左側(畫面右側)胸廓明顯高聳。

目前狀態

雙側恢復對稱平衡,身體歪斜問題獲得改善。

治療師評估

賽後,潘彥文立即回到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尋求專業協助。

林弘遠治療師透過詳細的功能性評估,發現了問題的根源:在比賽過程中,由於體能消耗與疲勞累積,他的身體出現了兩側發力不平均的狀況。當右側肌群因疲勞而無法維持應有的出力時,左側便開始過度代償,導致左腰承受了超出負荷的壓力。

這種不對稱的用力模式不僅造成了左腰的不適,更導致整個身體出現了歪斜的狀態。如果不即時處理,這種代償模式可能會固化,演變成長期的運動傷害。

治療計劃

針對潘彥文賽後的狀況,林弘遠治療師制定了全方位的治療計畫。

首先運用電射頻技術處理腰部的不適區域,深層放鬆緊繃的肌肉組織,減輕局部的疼痛與發炎反應,接著透過徒手筋膜放鬆技術,平衡身體兩側的張力,讓過度出力的左側得以放鬆。


(圖片來源: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

更重要的是,治療師特別針對較弱的一側設計了單側肌力訓練。這不僅是為了改善當下的不適,更是為了預防未來再次出現類似的代償問題。透過強化較弱側的肌力,確保兩側能夠平衡地分擔運動負荷,避免單側過度使用的惡性循環。

個案回饋

在第一次治療結束後,潘彥文明顯感受到賽後身體歪斜的問題獲得了改善,整個人的體態恢復到平衡對稱的狀態,左腰的不適感也大幅減輕。

 

更值得一提的是,潘彥文在賽後持續定期回到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進行身體保養。他深知,要維持最佳的運動表現,不能只在出現問題時才尋求治療,而是要將物理治療納入日常訓練計畫的一部分,他也有在社群上分享自己修復的過程與心得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Harvey Pan(@harvey_pan)分享的貼文

潘彥文也表示透過治療師設計的一套改善骨盆前傾、喚醒腹橫肌、強化穩定性的訓練計畫,不僅疼痛感降低,上坡久坐時的軀幹穩定性、騎車時的發力體感也都有明顯改善。 

結語

潘彥文的案例完美詮釋了運動物理治療的兩個重要面向:急性問題的處理與預防性的保養

在高強度的耐力運動中,身體的代償模式往往在疲勞狀態下更容易顯現。當核心肌群或主要動力肌群因疲勞而功能下降時,身體會自動尋找其他肌群來代償,這種短期的應急機制如果持續過久,就會演變成運動傷害。及時的評估與治療能夠打破這個惡性循環,讓身體回到正確的動作模式。

 

如果你也是投入競技運動的選手,無論是自行車、跑步還是其他項目,潘彥文的經驗提供了重要的啟示。比賽結束不代表身體照護的結束,反而是另一個重要階段的開始。

 

賽後的身體往往累積了許多小問題:肌肉的緊繃、關節的壓力、動作模式的偏移。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妥善處理,可能會影響下一個訓練週期的品質,甚至演變成長期的運動傷害。建議在重大比賽後,即使沒有明顯的疼痛或不適,也應該尋求專業的物理治療評估,確保身體在最佳狀態下進入下一個訓練階段。

logo
您的專業健康顧問

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

聯絡唯心
立即聯絡諮詢
Next
自行車運動表現提升|物理治療改善呼吸與膏肓疼痛案例
li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