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盆痛怎麼辦?物理治療師解析4大原因+4招復健訓練,告別下背痛|桃園物理治療, 林口物理治療

骨盆痛怎麼辦?物理治療師解析4大原因+4招復健訓練,告別下背痛|桃園物理治療, 林口物理治療
doctor
文章作者
張珵崴 Tucker

 

骨盆是連結脊椎與下肢的重要結構,穩定性與活動性都對日常生活至關重要。當骨盆出現疼痛,不僅會影響行走、站立與坐姿,甚至可能與泌尿、生殖系統功能有關。

這幾年有發現越來越多骨盆痛的個案來到物理治療就診,每當他們跟我說:「腰不知道為什麼一直痛,但是X光又沒有問題...」我就知道,這很可能是一個一直被忽略的骨盆問題!

今天就讓我來帶大家一一了解骨盆痛的常見族群、可能原因、功能影響與治療方法。

 

骨盆痛常見族群與症狀

高風險族群分析

通常有骨盆痛的困擾,以下這些最族群最常見:

  1. 孕產婦族群
  • 懷孕中、產後的女性因荷爾蒙變化與骨盆鬆弛而易有骨盆不穩與疼痛的問題
  •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:「生完孩子不是結束,而是骨盆修復的開始!」
  1. 長時間久坐或站立者
  • 辦公室族群、教師、護理人員、醫護人員
  • 這些需要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的朋友們,骨盆承受的壓力真的不小喔
  1. 骨盆受傷者
  • 車禍、跌倒或運動傷害導致骨盆骨折或關節錯位
  • 運動時不小心造成的運動傷害
  1. 慢性疼痛患者
  • 纖維肌痛症、慢性骨盆炎......等等

 

骨盆痛常見症狀

疼痛位置相關:

  • 下背痛延伸到臀部或鼠蹊部
  • 單側或雙側臀部酸痛、灼熱感
  • 骨盆前側、恥骨聯合處疼痛

動作誘發症狀:

  • 咳嗽、打噴嚏、上下樓梯時骨盆不適
  • 從坐到站時特別明顯疼痛
  • 翻身或變換姿勢時加重

功能性症狀:

  • 性行為或排尿、排便疼痛(女性多見)
  • 久坐後起身困難
  • 行走時出現不穩定感

女性骨盆解構圖(圖片來源: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

 

骨盆疼痛常見原因與類型解析

雖然骨盆痛的原因真的很多元。但可以簡單分成四大類,幫助讀者們理解:

1. 骨性與關節性問題

薦髂關節功能障礙(SI joint dysfunction)

  • 常引起單側臀部深層痛
  • 可以想像成車子的避震器壞掉了,開起來當然不舒服!

    薦髂關節位置。圖片來源: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

恥骨聯合發炎或分離

  • 常見於產後媽媽,會有恥骨痛或走路卡卡的症狀產生
  • 嚴重時還會影響步態和日常活動

    恥骨聯合分離。(圖片來源: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

髖關節病變

  • 如:髖關節撞擊症候群、退化性關節炎
  • 疼痛會延伸至鼠蹊部

  • 髖關節位置。(圖片來源: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

2.肌筋膜與肌肉問題

梨狀肌症候群

  • 坐骨神經經過梨狀肌,壓迫會引發放射性腿痛
  • 常常會從屁股痛到大腿甚至小腿,有時還會麻
  • 久坐族群特別容易發生

    坐骨神經行經梨狀肌的正下方,若梨狀肌肥大則會壓迫到神經。(圖片來源: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

提肛肌或骨盆底肌過度緊繃

  • 造成下腹悶痛或排尿不順
  • 與情緒壓力、生活習慣密切相關

腰大肌、臀中肌無力或失衡

  • 導致骨盆姿勢異常與代償性疼痛
  • 這些核心肌群失衡會讓整個骨盆穩定性下降

3.神經性問題

坐骨神經痛

  • 痛感從骨盆延伸至大腿後側,因神經受壓迫而導致
  • 常伴有麻的症狀產生

陰部神經壓迫

  • 與會陰區域或性功能痛感有關
  • 比較少見但影響生活品質甚大

4.內臟與其他系統

內臟牽涉痛

  • 子宮內膜異位症、膀胱炎、腸胃問題等
  • 內臟牽涉痛也可能表現在骨盆區域

    常見內臟轉移痛位置。(圖片來源: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

小提醒💡: 這些問題有時候不是單獨存在的,很多個案會同時有2-3種問題。這就是為什麼需要專業評估,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喔!

 

骨盆痛的功能影響與生活困擾

說實話,骨盆痛真的不只是「痛」這麼簡單常見受到的影響包括:

身體功能層面影響

核心穩定性下降

  • 骨盆與腹部核心關係密切,疼痛會造成控制能力退化
  • 深層穩定肌群功能受損,影響整體平衡

運動表現受限

  • 跑步、爬樓梯、蹲舉動作困難
  • 基本功能性動作都會受到影響

姿勢代償問題

  • 因為疼痛而改變站姿或走路姿勢
  • 造成其他部位如腰部或膝蓋疼痛

生活品質層面影響

睡眠品質下降

  • 疼痛干擾夜間睡眠,翻身困難
  • 晨起時症狀通常更明顯
  • 長期睡眠不足影響整體狀態

工作效率降低

  • 久坐或久站工作都受影響
  • 注意力因疼痛而分散

很多個案都會因為骨盆痛而開始害怕活動,這種恐懼會讓復原變得更困難,其實適度的活動其實對復原是有幫助的喔!

骨盆痛的治療方式與建議

  1. 初期處理
  • 冰敷或熱敷:急性期使用冰敷、慢性期使用熱敷改善循環。
  • 止痛藥物:經醫師指示使用消炎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
  • 活動調整:避免過度負重、長時間坐站,維持良好姿勢
  1. 專業物理治療介入
  • 徒手治療:矯正薦髂關節錯位、放鬆緊繃肌群
  • 骨盆底肌放鬆與強化訓練:改善骨盆控制與穩定性
  • 核心訓練與肌力平衡調整:例如訓練腹橫肌、臀大肌、臀中肌
  1. 心理與行為介入
  • 慢性疼痛患者:需評估是否有焦慮、壓力與疼痛放大行為
  • 認知行為治療(CBT):有助於改善疼痛控制與情緒反應

 

骨盆穩定訓練動作推薦

這些動作簡單但很有效。記住,品質比數量重要!

1.死蟲運動(Dead bug)

  • 仰躺,雙手與雙膝舉起90度
  • 交替伸直對側手腳,保持腰部穩定不離地
  • 加強腹橫肌穩定性

    (圖片來源:網路)

2.貓牛式(Cat-Cow Stretch)

  • 四足跪姿,交替拱背與凹背,配合呼吸
  • 活化骨盆活動度,放鬆下背
  • 吸氣時凹背,吐氣時拱背

    (圖片來源: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

 

3.臀橋

  • 仰躺,膝蓋彎曲約90度,雙腳踩地與肩同寬
  • 慢慢抬起臀部,讓肩膀、髖部、膝蓋呈一直線
  • 維持3-5秒後慢慢放下,重複8-12次
  • 主要強化臀大肌和後側核心肌群


    (圖片來源: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

4.坐姿骨盆底收縮(凱格爾運動)

  • 坐姿,想像停止排尿的感覺,收縮骨盆底肌5秒再放鬆
  • 每次10下,一天3次
  • 有助於穩定與支撐內臟

運動注意事項

開始前檢查:

  • 確認沒有急性疼痛或發炎
  • 動作過程中不應該有劇烈疼痛
  • 如有疑慮請先諮詢物理治療師

漸進式原則:

  • 從少量開始,逐漸增加強度
  • 每個動作維持5-10秒,重複8-12次
  • 每週進行3-4次,持續4-6週可見成效

如果做這些動作時有明顯疼痛加重、放射痛或眩暈等症狀,請立刻停止並尋求專業評估!

 

骨盆痛真的不只是「年紀到了」的自然現象,更不是「忍一忍就會好」的小問題。

有許多患者因為不了解、不重視,讓小問題變成大麻煩,但只要透過正確的治療和訓練,就能成功重新找回健康和自信。

骨盆痛其實是身體在提醒我們:「嘿!我需要你的關注和照顧了!」

與其一再忍耐、不斷貼藥膏,甚至依賴止痛藥,不如學會更聰明地照顧自己的身體。從了解問題開始,找到正確的治療方式,再配合適當的運動訓練,真的可以走出疼痛的循環。

如果有持續性的骨盆疼痛,歡迎點擊下方按鈕找我們聊聊,我們會仔細評估你的狀況,一起找出最適合你的治療方式喔!

logo
您的專業健康顧問

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

聯絡唯心

相關消息

該邊痛痛的是怎麼了?告訴你恥骨是什麼、痛起來又怎麼辦|桃園物理治療
產後漏尿、假胯寬、骨盆鬆弛?物理治療師教你完整骨盆修復方法|桃園物理治療, 林口物理治療
久坐後屁股痛?梨狀肌症候群舒緩指南!如何分辨梨狀肌症候群與坐骨神經痛|桃園物理治療
1次療程=12000次凱格爾運動!G動椅保養骨盆底肌,拯救生殖、泌尿、排泄問題|桃園物理治療
上一則
小腿抽筋怎麼辦?治療師教你改善夜間抽筋+5招預防法|桃園物理治療, 林口物理治療
立即聯絡諮詢
下一則
產後漏尿、假胯寬、骨盆鬆弛?物理治療師教你完整骨盆修復方法|桃園物理治療, 林口物理治療

推薦療程

line